课 程 名 称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学时 |
72 |
课程性质 |
必修 |
班级 |
机1301、1302 |
人数 |
67 |
||||||||||||||||||||||||||||||||||||||||||||||||||||||||||||||||||||||||||||||||||||
选用教材 |
|
参考文献资料 |
|
||||||||||||||||||||||||||||||||||||||||||||||||||||||||||||||||||||||||||||||||||||||||||
一、课程目标、学生能力培养、课程特色 1.课程目标: 介绍整台机器机械部分设计的基本知识。。。。。。。。。。。。。。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为顺利地过渡到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初步的基础。 2.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有以下的收获: 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 2、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试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3.特色: 具体应用、巩固加深和扩大机械设计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生产知识。了解传动装置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结合具体任务,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并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培养学生的独立从事工程技术设计的能力。此外本课程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
|||||||||||||||||||||||||||||||||||||||||||||||||||||||||||||||||||||||||||||||||||||||||||||
二、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问题: (1)学生自学能力有待加强,主动答疑现象较少,说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2)学生平时上课、作业认真程度不够,考试期末突击现象严重。 (3)学生力学基础知识能力薄弱,导致机械零件设计校核学习困难。 2.原因分析: (1)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明显缺乏兴趣,而课外兼职和社团活动等内容明显分散了其精力,甚至个别学生甚至存在着以这些活动中存在的小小成就感来自我麻痹而厌学的情绪; (2)期末成绩评定理论试卷依然占较大比重,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考量,而一张试卷并不能覆盖所有课程所讲的知识,更不能对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衡量,因此结合并课程的特点应适当增加试验内容所占比重; (3)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不过关,对其方法和训练不足(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导致机械零部件设计过程中,力学模型构建、强度分析能力不足,也制约着其相关环节的提高。 |
|||||||||||||||||||||||||||||||||||||||||||||||||||||||||||||||||||||||||||||||||||||||||||||
三、课程考核方式、成绩分布、毕业要求达成度分析 1. 课程考核方式、成绩分布 课程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出勤情况,作业下情况,课上回答问题,答疑,网络教学的情况,项目学习及完成情况,实验内容完成情况。 成绩分布平时占20%,项目学习与实验教学占20%,期末考试占60%。 期末考试采用两次累加考试方法,其中闭卷试卷考试以设计计算题目为主,占期末考试成绩的70%; 上机随机考试以概念题为主,学生上机随机出现考试题目,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 期末考试的闭卷试卷考试成绩分布如下:
机1301班成绩分布 机1302 班成绩分布
|
|||||||||||||||||||||||||||||||||||||||||||||||||||||||||||||||||||||||||||||||||||||||||||||
2.课程毕业要求达成度分析
|
|||||||||||||||||||||||||||||||||||||||||||||||||||||||||||||||||||||||||||||||||||||||||||||
四、本课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改进措施(持续改进的思想) 1.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 (1)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模型构建、动画展示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理念的培养; (2)通过印刷练习册督促学生除完成每章书本练习外,还专门对重点和难点的概念题和计算题进行练习与掌握; (3)在授课活动中注重让学生自我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摒弃老师一言堂现象。 (4)固定每周二下午16:30—19:00,教师在固定的答疑时间内,学生上交作业、答疑、质疑、集体讨论、实验室演示,运用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学生欢迎,学习效果较好。 (5)在课程考核中通过平时学习过程,出勤情况,作业下情况,课上回答问题,答疑,网络教学的情况,项目学习及完成情况,实验内容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 (6)期末考试分两部分构成,其中闭卷试卷考试以设计计算题目为主,;而上机随机考试以概念题为主,学生上机随机出现考试题目。 (7)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录制课程教学视频,为学生能够自主提供最大的帮助。 2.下一步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视频,使之更生动和更好。 (2)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将部分课程的教学引入到实验室中来,通过实物观察,实际动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发挥机械设计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组内学习、相互讨论、项目学习等还击,提高学习效果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五、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征求过学生的建议及建议摘要 主要建议:学生更希望通过工程实践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应鼓励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获得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
|||||||||||||||||||||||||||||||||||||||||||||||||||||||||||||||||||||||||||||||||||||||||||||
六、本人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效果的满意程度 基本满意。 任课教师签字: 2016 年 3月 1日 |
|||||||||||||||||||||||||||||||||||||||||||||||||||||||||||||||||||||||||||||||||||||||||||||
七、基层教学负责人意见:
签 名: 日 期: |
|||||||||||||||||||||||||||||||||||||||||||||||||||||||||||||||||||||||||||||||||||||||||||||
八、教学院长意见:
签 名: 日 期: |
amjs澳金沙门线路(签章)